DB4114∕T 241-2024 林下羊肚菌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商丘市)

ID

F323CFD15E614BE79EFECBFF5E035900

文件大小(MB)

0.17

页数:

7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CCS B 39,4114,商丘市地方标准,DB4114/T 241—2024,林下羊肚菌轻简 化栽培技术规程,2024-09-02 发布 2024-10-02 实施,商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14/T 241—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1,3.2 1,3.3 1,4 产地环境 1,5 土壤处理 1,6 生产技术 2,6.1 播期 2,6.2 品种选择 .2,6.3 播种 2,6.4 摆放营养袋 2,6.5 发菌和出菇管理 .2,7 采收和烘干 3,7.1 采收 3,7.2 保鲜 3,7.3 烘干 3,8 生产档案 3,DB4114/T 241—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商丘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商丘市农林科学院、社旗县农业农村局、民权县友行家庭农场、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家才、黄海洋、郭蓓、韩同进、张春辉、苗迎君、李随安、任云峰、孙艳、,郑卫红、党伟、利金站、张传军、刘友存,DB4114/T 241—2024,1,林下羊肚菌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林下羊肚菌的产地环境、土壤处理、生产技术、采收和烘干及生产档案等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商丘市林下羊肚菌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羊肚菌,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肚菜。真菌学分类属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3.2,营养袋,装有特定配方培养料,用于播种后补充羊肚菌菌丝生长所需营养的料袋,3.3,轻简化栽培,本文件规定的轻简化栽培是相对于设施化栽培而言,是一种作业工序简单、劳资投入较少、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优质高效的生产技术,4 产地环境,选择交通便利、通风良好、远离污染源、便于排水和生产操作的地方,选用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阔叶树林地块,要求树木成行,行间距不低于6 m,林下行道间操作方便,土地平坦、利于排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齐备,土壤pH为6.5~7.5。土壤符合 GB 15618的规定。栽培场地所用水质符合GB 5749,的规定。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 3095的规定,5 土壤处理,DB4114/T 241—2024,2,整地前浇透水,将土壤翻松,耙细,整地做畦,畦床宽100 cm~120 cm,高15 cm~25 cm,畦间留,30 cm~40 cm的操作通道。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可在地面上撒一薄层石灰粉,每667 m,2,撒50 kg~,75 kg;发现蜗牛、蛞蝓等危害,可使用四聚乙醛颗粒剂诱杀或人工捕杀;发现霉菌污染,立即撒生石,灰或局部喷施生石灰水,消毒药剂使用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6 生产技术,6.1 播期,播种时间为11月20日~12月20日。以外界最高气温降至20 ℃以下且在持续下降,5 cm地温≤16 ℃,时为最佳播种时期,开始播种,6.2 品种选择,选用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羊肚菌品种,如六妹羊肚菌系列、七妹羊肚菌系列、梯棱羊肚菌,6.3 播种,每667 ㎡的菌种用量200 kg~250 kg。将菌种捏碎为1.0 cm~1.5 cm大小的菌种块,均匀撒播在畦,面上或平均施于条沟内,并覆土2 cm~3 cm,覆盖带孔黑色地膜,6.4 摆放营养袋,6.4.1 营养袋配方,推荐配方:玉米芯30%,棉籽壳20%,小麦粒48%,生石灰2%,6.4.2 营养袋制作,按含水量60%~62%将配方料拌好后,采用15 cm × 30 cm聚乙烯(聚丙烯)塑料袋,装料后松扎,口,每袋装料500 g~600 g,装袋后及时装锅灭菌。聚乙烯菌种袋采用常压灭菌,底部第二层营养袋,内部培养料温度达到100 ℃保持10 h~12 h;聚丙烯菌种袋采用高压灭菌,锅内温度达到112 ℃~116 ℃,保持5 h~6 h。营养袋表面冷却到70 ℃后搬运出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6.4.3 营养袋摆放,播种7 d~15 d,当菌丝长出土面,放置营养袋。在营养袋一面划v型口,开口的一面平放在菌床表,面,压实,每条菌床摆放营养袋2 排,袋间距40 cm~50 cm,每667 m,2,摆放2500 袋,6.4.4 露天发菌,排放营养袋后及时覆黑色带透气孔地膜,黑膜上覆盖草苫,再在草帘上覆盖带有透气孔的白色地膜,6.5 发菌和出菇管理,6.5.1 发菌管理,覆盖地膜后的60 d~75 d为自然发菌阶段,6.5.2 催菇条件,DB4114/T 241—2024,3,催菇要求的天气指标为:春季气温回升到8 ℃以上,且15 天内没有倒春寒极端天气方可进行催菇;,催菇要求的羊肚菌生理指标为:菌丝发满营养袋,菌霜由白色转为黄褐色,且有部分黄色菌核发现时方,可进入催菇管理;催菇要求的地温指标:……

……